作者:周慧芬

P1)馥園餐廳的蘇式建築外觀.JPG

馥園餐廳的蘇式建築外觀

 

在1998年我到大陸經商之前,「馥園」一直是我們夫妻心目中水準第一的餐廳。這家餐廳是一個獨棟的蘇式建築物,從外觀到內部,每一個細節都極為精緻考究,比起真正的蘇卅更蘇州。此外馥園的菜餚品質、出菜盤飾、待客服務,每一項也都是非常細膩講究,幾乎完美到無可挑剔。

 

特別的餐廳必然有特別的經營者,馥園的創辦人楊淑貞女士,正是一位非常獨特的餐飲業奇女子。關於她的傳奇經歷,以及經營餐廳的獨到之處,過去我們的《吃在中國雜誌》曾多次深度報導,因而與楊大姊成為交情深厚的好朋友。多年來不但經常到馥園用餐、宴客,我們雜誌讀者所組成的「CC美食俱樂部」,也曾在那兒舉辦過三次盛大的晚宴。

 

可惜的是,98年之後,我們前往北京發展,不再繼續經營雜誌,便與楊大姊及全台各地的餐飲業者,漸漸疏於聯繫,許多美好的餐飲經驗與舊識也就收藏在記憶裡了。大約十年前,楊大姊輾轉找到我們,邀約在上海相見,我才得知她已率領兄弟姊妹轉往上海開設食品廠,台北馥園就放手交給專業經理人管理了。

 

正因如此,2011年我們回台定居後,縱使去過很多餐廳用餐,也遇到不少舊雨新知,但卻從未再訪馥園。因為我總覺得,馥園少了靈魂人物楊大姊,想必是難以再現舊時味吧!直到上周五,為了慶祝我植牙手術拆線,終於可以正常進食,我才突然想起久違的馥園。

P2)我在馥園內.JPG

我在馥園內

 

五月三十一日晚間,我們夫妻來到臨沂街馥園所在地。外觀還是那麼地美,未見歲月斑駁,但不見門前黑頭禮賓車往來。進入店內,內裝一切如常,只是人氣比起全盛時期冷清許多,也不見故人舊識。入座後,我與咪呢各自點了一份套餐,我看這景況,心中並沒有太高期待,做好準備要比過去降低三十分的標準來吃這一餐。但接連前三道菜,倒是讓我有喜出望外之感。

 

第一道開胃菜搭配得宜,十分美味,接下來的冷盤擺盤出色,口味也好。而第三道重頭戲〜紅燒排翅,不僅翅形完美,高湯竟然也可以過關。可惜接下來的圓鱈、明蝦、東坡肉這三道菜稍嫌匠氣,也使整套餐太Heavy;若楊大姊仍在現場主事,絕不會這樣配菜的。不過在高檔餐飲快速式微的今日台灣,我已經很滿意了。

P3)馥園的迎賓開胃菜.JPG

馥園的迎賓開胃菜
P4)豪華冷盤.JPG

豪華冷盤
P5)紅燒排翅.JPG

紅燒排翅

P6)乾煎圓鱈.JPG

乾煎圓鱈

P7)東坡肉.JPG

東坡肉

 

餐後馥園的主管上樓巡場,結果在店內工作了二十一年的周麗卿經理一眼認出我,立刻高興地叫「周老師」。她還記得十多年前楊大姊曾邀請我替外場工作人員培訓,教授儀態及社交禮節。而今,周經理已經是碩果僅存的資深員工了。

P8)晩餐菜單.JPG  

晩餐菜單

 

離開馥園,心裡是溫暖的,這裡有太多美好的回憶,也曾見證《吃在中國》的輝煌歷史。我想,我們以後還會常去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周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