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周慧芬
為我治療33次的~第三直線加速器
乳癌手術之前,我總想著:不過就是切除一顆比花生還小的腫瘤,反正全身麻醉,醒來就沒事了。……所以,面對手術,我並不畏懼,倒是術後數十次的放射治療讓我十分擔憂。
術前聽說有一種名叫「IORT」的術中放療,做法是在切除乳癌組織後的空腔內導入放射線射源進行放療。……好處是~手術&放療,一兼二顧,一次搞定,術後不必再做體外放療。
而且,「IORT」放射線是在體內,表皮無損,而傳統的體外放療卻是一連數十次直接照射皮膚,難免造成表皮受損,心靈也會隨之受傷。……
因此即便「IORT」自費高達二十多萬,我還是向手術醫師提出申請,希望術中同步進行。未料我的醫師說它復發率比較高,要我慎重考慮。……後來,我在網上看到和信醫院蔡玉真醫師的一篇文章~《術中放射治療不是乳癌治療選項》,這篇文章寫得很棒,也讓我打消術中放療的念頭。
就這樣,我去年9月13日手術只是切除腫瘤,計劃術後四週傷口癒合後,便去放射腫瘤科報到,安排放療。……卻沒想到,術後我被迫滯留在血液腫瘤科裡糾結折騰了半個多月(詳情參閱文末連結),一直拖到10月28日,我才展開~放療人生。
內湖三總放射腫瘤科入口
歷經乳外科、血腫科的「震撼教育」後,我真心覺得內湖三總的放腫科像是~人間天堂!因為那裡的環境寬敞、舒適、明亮,醫護人員也特別地親切、樸實、友善。
放腫科內觀
放腫科內觀
放腫科內觀
我的放腫醫師是~林群書,人如其名,非常斯文、非常Nice的人。他每次看診,都會笑笑地先叫出患者的姓名,才開始問診;是一位懂得關懷患者、尊重患者的醫師。
林醫師為我安排的治療計劃是:右側全乳照射26次,每次劑量195CGY,然後手術部位再加強照射7次,總計33次。時間安排則是:2016年10月20日劃線定位,27日拍攝驗證片,28日下午4:00開始正式的放射治療。之後從週一到週五,一連五天,天天放療。
與此同時,每隔兩週還要抽血一次,確認血液指數正常,才能繼續接受治療(白血球2000以下必須暫停)。
歷時兩個月,總共33次的放射治療,究竟~過程如何?感受如何?有哪些副作用?如何克服呢?……
陪伴我放療33次的LV Metis
首先,我想告訴那些~必需放療又還沒放療、害怕放療的病友:放療還好,真的沒有那麼恐怖!至少我的親身體驗比起之前道聽塗說要好的多。
但放療畢竟是可以殺死癌細胞的治療,副作用在所難免,誰也躲不過,只是人人狀況不同,輕重不同。以我來說,主要的副作用有以下三條。
其一~疲倦、嗜睡。平時我大概每天睡七小時就夠了,但放療期間,我每天都覺得很累,至少要睡九小時以上。好在每天下午4:30完成放療後,咪呢就會開車帶我回家休息。
副作用之二~咽喉乾、癢、痛。這一條副作用好像不太常見,但不知何故,放療十多次之後,我的喉嚨和氣管就開始感到不太舒服,而且愈來愈嚴重。……不是感冒、發炎的那種不適,而是一種過去從未有過的~陌生的不適感,從咽喉到胸腔整個都是悶、脹、刺、痛。
這種狀況,醫師也幫不上忙,我只好自行服用~京都念慈庵川貝羅漢果枇杷膏,以及永信藥廠的~喉福喉錠。還不錯,這兩樣東西多少有些幫助,連吃幾天,症狀就慢慢地緩解了。
京都念慈庵川貝羅漢果枇杷膏
喉福喉錠
副作用之三~強烈的灼熱感。大約放療二十次之後,胸部皮膚逐漸變紅、變硬,還出現了一粒粒芝麻般的點狀物;之後,整個胸部就開始隱隱作痛,伴隨一種~快要煮熟的灼熱感。
這個時候,林醫師建議冰敷,每天敷兩三次,每次十分鐘,讓胸部降溫。此外,他還開了一個消炎鎮痛藥,每天口服一至兩顆,幫助我度過放療的最後階段。
林醫師開的消炎止痛藥
2016年12月13日,我帶著一大袋金莎巧克力做為~放療畢業禮,走進三總放腫科見人就發,由衷感謝大家陪我度過這一段難過的日子。……這一年就快要過去了,讓一切傷痛留在2016。展望2017,相信是邁向痊癒、健康重生的一年!
我準備的放療畢業禮
我的放療畢業照
☆更多精彩文章,請點閱以下連結: